明代瓷器鉴定
整个明代1368——1644年,先后有十七个皇帝在位执政,共经历276年{南明除外}。
其瓷器的制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洪武,建文,永乐, 洪熙,宣德;其中洪武,永乐和宣德为最高峰。
中期:正统, 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其中成化斗彩最著名。
晚期: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 崇祯。其中嘉靖、万历五彩量最大。
洪武时期(1368—1398年)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带真正洪武官窑纪年款的瓷器实物。但是洪武朝烧造过大量的官窑器却是毋容置疑的。这类即有元代遗风又貌似永乐,介于二者之间的器物,其制作年代应定为洪武时期。
景德镇洪武时期烧制的瓷器品种还是比较多的,元代的青白瓷和枢府瓷入明之后仍在烧制。白釉和黑釉也有发现,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柿色釉、红釉、绿釉等品种也有实物传世。从传世品来看,洪武瓷中有质量较精的细瓷和质量较粗的粗瓷两大类,细瓷中很大部分应是官窑生产,粗瓷显然是民间日用瓷。胎土因淘洗粗细之差,胎质表现大不相同。官窑瓷器瓷化程度较高,因而坚致细白,稍有厚重感。民窑器物则因胎土淘洗不精,烧制火力不足,致使胎体断面呈略含杂质的浅灰白色或土黄色。
釉面呈青白色,是元明两代瓷器的共同点,只是青白程度各朝略有差异。常见的洪武民窑器,胎体因淘洗不精,胎质呈白或灰白色,在厚润的青白釉汁的映衬下,釉面显示出较明代其他各朝更加深的青灰色或灰白色。而官窑器虽然也为青灰色,却较民窑器白润肥厚,玻化程度较高,色泽清雅,柔和悦目。
洪武官窑龙纹兼具元、明两代龙纹特点,其形象不及元龙凶猛;三爪龙较多。云龙纹饰中的流云云脚粗短(元代的较长),盘中心的三朵流云呈“品”字排列。这种呈品字形排列的如意状云纹,沿用到明正德年间都无大的变化。洪武时所绘菊花呈扁椭圆形,折枝或缠枝莲叶纹大都呈螺丝状,而常见的元代缠枝莲叶纹多为葫芦形,同时,元代的叶形较大,为大花大叶,洪武时花叶明显缩小。由此可以看出元、明两代纹饰上的继承和演变关系
瓷器上那种一面青花绘画,一面模印凸花的两面装饰手法,是明代洪武窑对元代枢府窑模印凸花技术的承袭和演变。同时成为洪武瓷器脱胎于元瓷的又一明证。明初洪武时期的青花瓷色泽暗黑,这主要是元末明初战争频繁,苏青料进口中断,使用国产青料造成的。
洪武民窑青花的纹饰,继承传统的书法和绘画,创造了明代早期的“一笔点划”,用笔简练、纯熟,以描写自然为主,朴实无华,大笔写意,着意渲染。青花发色比较稳定,少有晕散。但发色并不浓重,趋于清淡,能较好地衬托出纹饰画意。
洪武瓷器底足中心乳钉状突起,是元代器足的遗风。这种器足的处理,在当时处于主流地位,成为明显的时代标志。同时也兴起各种形制的器足,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圆涡形厚底足;高足;尖圈足;外壁斜削式足;外墙内敛里圆角足等等。
洪武瓷器参考:
1... 2...
3...
4...
5...
明初永宣瓷器
明初永宣瓷器中的青料晕散和下凹斑痕等特有现象,后代仿品都不能准确再现,清雍正仿永宣器,常用复笔加重点染青花来刻意仿较宣青的效果,但因钴料不同,就无法克服色彩漂浮的弊病。又如成化斗彩文饰中“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画人物衣纹不加渲染,表里不分,如着单衣。这些微妙的时代特点,往往为后世仿造者所忽略。至于施彩工艺的演变,如成化斗彩中独具的姹紫色和不施黑彩(用黑彩勾勒轮廓线最早不应早于正德);明代及清初红彩均为深枣皮红色;明代绿彩多显黄绿色;粉彩是于康熙中晚期才出现的;此类知识必须具备。另外,纹饰图案所表现的画风和笔法,也特别值得注意。如后仿清前期珐琅彩、粉彩、五彩、斗彩等器物,运笔常显拘谨、幼稚、生疏、滞断,或图案层次不清,无生动感还有的纹饰过于细腻,亦足以引起我们的怀疑。
胎釉方面,胎为骨,釉为衣。鉴别胎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入手,注意胎土淘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因时代淘炼方法有别,明代以前较之清代、民国,胎土中含金属杂质为多。如著名的永宣细砂底器,露胎处可见金属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点或火石红色;而后仿清代、民国胎体,却均因淘炼过细,没有这种氧化斑,成为赝品致命的破绽。另外明代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明成化胎体透光显牙白和粉白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显青白色。清康熙瓷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为清末初仿品所不能及;而很多日本仿中国明清瓷器,其胎质烧结瓷化的程度又过高,以指轻扣,发声清越,就仿品之逼肖而言,亦成缺陷。至于鉴别釉面,主要应注意观察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釉层的厚薄,以及气泡的大小和疏密程度。例如明代瓷器釉面都闪现不同程度的青白色,器足釉面与器身釉面多不一致;明早期釉面常有无色的自然开片及缩釉现象;明代宣德的桔皮釉,与清雍正和晚清、民国时期后仿器的小波浪纹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清康熙瓷器釉面具有紧密感,出现硬亮青釉,浆白釉,并有破泡现象。种种,各自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对于识破伪品最具说服力。另从釉面的新旧光泽看,很多仿作者故弄玄虚,将仿品釉面作旧:土埋,打磨,药滑,茶煮,浆沱,甚至稍加损破,以示出土状。然后这些不自然的作旧光泽,决无古瓷那种年深日久、自然形成的“酥光”现象。
最后,款识方面,历代更是千差万别。体会各代识的不同风格,可以从研究笔法入手,然后将真假瓷器款识相互比较,结合实物,反复审度字体的结构,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泽的深浅浓淡等。另外,还应注意总结同一时期早、中、晚期款识不尽相同的变化规律。
总之,辨识瓷器真伪,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同时,也要防止草木皆兵,对所见器物一概乱加猜测。欲提高鉴定水平,首先应多看真品,其次也可以选出一些典型的伪作赝品,经反复对比,切磋揣摩、积累经验。如此,对瓷器的真伪、年代,才能作出真知卓见的判定。
(From
the collection of General Chen Qi 陳淇; (1912-2000), who styled
himself as Cangquan (Yuquanshanren), an artist, calligrapher, a prominent
businessman and private antiques collector.)
明宣德瓷器鉴定
宣德青花瓷有一个特点,胎质精细、釉汁匀净,造型是比较工整的。凝重浑厚、器型多样、纹样优美,胎体比较厚重。明宣德年制瓷器,釉面有桔皮纹,青花瓷器的釉面,前期和后期釉面稍白,中期有青白色,不过,釉面在各个时期均是比较细润的。宣德青花瓷的色料采用了三种来源,一种是国产,一种是国产和进口混合而成,一种是进口的苏泥勃青料,青花瓷有自然晕散的青花、宣德青花被称作是青花瓷的顶级作品。与斗彩创新于成化年间一样,瓷釉创新于宣德年间。宣德时期的景德镇能工巧匠们发明了众多的色料和瓷釉。矶红彩于宣德始,瓷釉于宣德始,仿哥釉于宣德始,黄釉于宣德时期烧制成功,青金兰釉于宣德其实烧制成功。如果用书法的角度来看宣德瓷器和永乐瓷器的区别,可以用粗重豪放来概括宣德瓷器,用纤细细腻来概括永乐瓷器。宣德瓷器的狰狞是非常出名的,现在看来,明清两朝均无出其右。题款方面,宣德瓷有自己的特点,一般的瓷器是在底盘书写“签字”,而宣德瓷器则可以在瓷器全身“签名”,楷书和篆书均会提上。
宣德时期瓷器的工艺,已经是器物满釉,不露底足,碗底塌陷。圈足已采用平切足,改变了元代斜削圈足,釉不到底,挂半釉的特点。圈足有明显的脊棱,底足没有旋纹,不像清早期那样滚圆的泥鳅背而底足有明显旋纹。这是宣德青花器物与元代,清代的器物主要区别。
各个朝代的青花瓷器在青花色料、瓷质、图案花纹等方面均有其不同的时代特色。元代青花瓷的胎体一般较为厚重,色彩鲜艳、构图繁密,采用多层装饰,当时青料是进口的。花纹以人物故事、鱼藻纹、缠枝花居多,尤其是叶子在绘制时呈葫芦状。
明代永乐、宣德是我国青花瓷制作的黄金时代。采用进口青花料苏麻离青,颜色深沉、层次丰富。釉面白中泛青,构图较元代疏朗,花纹以瓜果、缠枝纹、束莲为多。
(From
the collection of General Chen Qi 陳淇; (1912-2000), who styled
himself as Cangquan (Yuquanshanren), an artist, calligrapher, a prominent
businessman and private antiques collector.)
苏麻离青,又称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简称“苏料”。青花发色微微泛紫,有晕散和“铁锈斑”现象。元明瓷器底部常有“火石红”。
元代和明代早期的青花,其画面上的线条轮廓不分明,这种现象称为“晕散”。由于晕散,所以这一时期很少有五官、眉毛,头发很清晰的人物画。明代中后期和清代的青花很少发生晕散,所以人物画的须眉清楚。所谓“晕散”,用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色料从着色区向非着色区扩散。研究结果表明,扩散程度主要同色料的配方和反应层上钙长石晶体的发育程度有关,一般说来,色料中加入较多的助熔剂有利于发色。在元代和明代早期,当青花的制作工艺还不太成熟的时候,必须这样做才能够提高成品率。显微结构研究的结果表明这种假设是对的。另外,青料中铁含量的高低对晕散现象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元代和明代早期的青花色料,其铁含量明显高于清代,在还原烧成条件下形成的FeO有一定助熔作用,会降低色料的熔融温度,促进“晕散’现象的产生。
至于黑斑的形成,过去都认为主要是由于局部地区铁的富集和析晶所致,1998年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表明,国产料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产生黑斑,那是由于锰的局部富集,使固溶了Fe、Co离子的锰的氧化物晶体(MnO秸Co2O3)大量析出所致。不过苏麻离青形成的黑斑,大都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而国产料形成的黑斑则没有这种现象。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区分。再说用苏麻离青进行绘画时,如果色料比较淡,那也不一定会形成黑斑。所以仅仅根据青花色调的浓淡和黑斑的存在与否很难区分苏麻离青和国产料。比较可靠的区别办法是用电子探针测定黑斑中的锰钴比,如果锰钴比很低,那很可能就是苏麻离青;如果锰钴比很高,那就是国产料。
明中期,系指成化(1465~1487年)、弘治(1488~1505年)、正德(1506~1521年)三朝。明代青花瓷经历了正统、景泰、天顺这三个朝代的“空白期”(亦称“黑暗期”)之后,至成化,景德镇御窑厂的瓷器生产又得以全面恢复。因此,明中期是我国陶瓷烧造史上的重要历史时期,瓷器质量很高,被称为“青花瓷的振兴期”。
成化起用平等青料,色泽淡雅,当时很少厚重、大器件产品制作。釉面肥润、抚之有玉质感。器物外底部的底釉往往有不平整的波浪纹。图案花纹常见的有云龙、飞凤、团龙、团花、婴戏等。
正德、嘉靖起用西域的回青料,色泽浓艳。嘉靖帝尊崇道教,图案花纹以云鹤、八卦、八仙等为多见。
明代的桔皮纹较清代大,而清雍正桔皮纹则较乾隆朝大。
如何鉴定明代陶瓷?
如何鉴定明代瓷器,具体说来,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造型
明代瓷器的造型,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各类器型多能确切表现本时代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风俗面貌和技术成就。若能谙熟并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掌握了一种比较可靠的鉴定方法。
对于明代的一些典型器型,特别是名贵品种,更应烂熟于心,形成固有的正宗概念。越是名贵的品种,便越会有人去仿制。在鉴别中,有了准确的器型概念,无须多究,便可一眼识破那些低劣的赝品;有了准确的器型概念,对那些貌似真品的伪作,经细心体察和揣度后,就能看出神离之处,找出其细微差别;有了准确的器型概念,就能善于体会各时代的不同风格和神态,对那些维肖的仿品,便能独具慧眼,看出其虽维肖但不维妙之处,从而窥出破绽。明初洪武时期的青花瓷色泽暗黑,这主要是元末明初战争频繁,苏料进口中断,使用国产青料造成的。
永乐、宣德年间瓷器制做也如明代国力一样处于一个上升阶段,尤其青花瓷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史称“永宣瓷”。它的主要特点是:由于郑和下西洋,从中亚伊斯兰国家带回了“苏麻离青”料。在适当的火侯下,能烧成像宝石一样的鲜艳色泽,但由于含铁量高,往往会在青花部分出现黑疵斑点。
在掌握各时代瓷器品种的特征及时代风貌的同时,应侧重对器型的古拙、敦厚、粗笨、秀美、玲珑、华丽等不同风格进行研究,详加分析对比,摸清其演变规律。久而久之,便可充分利用不同器型特征,熟练地鉴别真伪。明代永乐年间的器型古拙秀美,当时出现的一些精品,如白釉脱胎暗花盘碗,青花压手杯之类,都是后仿品在造型等方面远远不可企及的;宣德时期造型种类明显增多,并且制作精致,独出心裁,有些是空前绝后之作,若不具备很高的技术水平,难以仿制成功。故永宣青花器,仅见清代盛世康熙、雍正、乾隆时的仿品及民国时的赝作,除此而外其他时期少见。至于成化时期,器型惟重纤巧,大器较少,其碗、把杯、天字罐类,都出色地代表了当时轻盈秀致的风格,并为仿品所望尘莫及。弘治、正德时期虽器型品种不多,但却端庄秀逸。嘉靖、万历以后,器型渐趋复杂,又有许多创新之作,风格上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只是比起永宣时期的作品未免粗糙。
对于造型,要从以下几点去观察:器口、腹、底、柄、耳、颈、流、系、足以至器里。若能经常测量器体部位,体重厚薄,熟记大小,对于鉴定工作更为有利。
二、纹饰
瓷器上的纹饰,也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明初永宣青花器上的晕散下凹斑痕等特有现象,在后代的仿品中都不能准确再现。在断代和鉴别真伪时,观察、比较同时期与相近朝代其他工艺品的图案画意等特征也很重要。例如,明清两代瓷器的画面,就与同时代的织绣、竹、木、漆、牙、玉、铜、银等工艺品装饰,互有影响,一脉相通;又如成化时期瓷器的海上水八怪,缠枝莲纹,也与前朝景泰掐丝珐琅器上纹饰相同。如此等等,便可发现时代的特征,找出共同的规律,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器物,都应作大量细致的对比分析,便如永乐、宣德瓷器的缠枝莲、海水龙、成化瓷的青花底足双线特征,正德瓷的回文,嘉靖、万历瓷的道教画与镂雕工艺,康熙瓷的双猗牡丹、回影梅,雍正瓷的过枝花和皮球花等等,在决疑辨伪中,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鉴定真伪,还可根据纹饰的笔法,远近疏密的层次,笔力纤弱等等。
三、胎釉
就瓷器而论,胎为骨,釉为衣。细致观察胎体和釉面也是断代和鉴别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鉴定胎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观察,注意胎土淘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如著名的永宜细砂底器,露胎处均可见到金属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点或火石红色;另外明代胎体迎光透视,都显肉红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为青白色。如以洁白细润著称于世的成化胎体,迎光透视显牙白或粉白色,具有如脂似乳的莹润光泽。
对于明代各种不同的釉面观察方法,除以眼目直观外,必要时还可借助放大镜。观察时更要注意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釉面的厚薄,以及气泡的大小、疏密的程度等特征。对各时代釉面的典型表现,要牢记心中,如明代瓷器釉面都闪现不同程度的青白色,明早期釉面常有无色的自然开片及缩釉现象;明代宣德的桔皮釉,明代晚期黄釉釉面所闪现的血丝状小红点。另外釉面的新旧光泽也可说明真伪。对各时期施釉的厚薄,釉面的莹润与干涩,釉质的缜密和疏松及浓缩、积釉等状态也需掌握,这也是鉴定真伪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常见永乐白釉器口,底边角与釉薄处闪白和闪黄,釉厚处闪浅淡青色。永乐翠青积釉处的气泡密、玻璃质强,明代蓝釉釉面表现的灰黑色调,明代宣德釉面的棕眼现象等等。所以,造型、纹饰、款识、釉色、胎质等鉴定方法必须同时并用,方能收到殊途同归,全面一致的效果。
四、款识
明代瓷器各代款识千差万别,凭款识特点来断代和辨伪也就相当重要。体会各代款识的不同风格,首先可以从研究笔法入手,然后将真假实物款识,相互比照,结合实物,反复审度其字体的结构、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泽的深浅浓淡等。另外,也应当注意总结同一时期及早期和晚期款识不尽相同的变化规律。
以景德镇的青花为例:洪武时期青花色泽偏于黑、暗,纹饰上改变了元代层次较多,花纹繁满的风格,趋向清淡、多留空白地;永宣时期青花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颇负盛名,其所用青料为进口的苏麻离青;成化弘治、正德青花胎薄釉白,青色淡雅,其青料为国产的平等青;
嘉万时期青花蓝中泛紫,发色艳丽浓重,其青料为回青或回青与石子青混合使用;万历后期,天启至明末青花蓝中泛灰,青料为国产浙料。
明代釉上彩常见的颜色有红、黄、绿、蓝、黑、紫等,最具代表性的为成化斗彩,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
明代除青花、斗彩和五彩之外,其单色釉也有突出成就,最具代表性的是永宣的红釉、蓝釉、成化的孔雀绿和弘治的黄釉。
明代瓷器的造型除继承前朝的(特别是日用器)之外,也有因时代需要变化而新产生的,如永宣时期的压手杯、双耳扁瓶、天球瓶等。成化时期则以斗彩鸡缸杯、"天"字盖碗等为典型器物;正德、嘉庆、万历各朝的大龙缸、方斗碗、方形多角罐、葫芦瓶等也都颇具代表性。另外也有各式文房用具如笔管、瓷砚、水注、镇纸、棋子、棋盘、棋罐等瓷器传世。
明代瓷器装饰手法已从元以前的刻、划、印、塑等转为彩绘(绘画)为主要手法。绘画纹饰的内容更加复杂多样,植物、动物、文字、山水、人物、花鸟、鱼及虫等无不入画。明代早期以写意画为主,画风自由、奔放、洒脱;明后期以写实为主,画面抒情达意,简约轻快,极有漫画趣味。
明代瓷器上的款式以书写为主,官窑款工整端庄,民窑款则多种多样,以吉祥语款为多见。
明代景德镇瓷器品种按其制作工艺可分为:釉下彩,釉上彩,斗彩,五彩及单色釉,杂色釉。
釉下彩,主要指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蓝地白花等。
釉上彩,可分为1,釉上单彩:有白地红彩,白地绿彩,白地黄彩,金彩,黄地红彩,黄地青花,青花红彩等。2,釉上多彩:主要是指斗彩和五彩。斗彩工艺发明于宣德时期,成化时的斗彩极富盛名。五彩,俗称“古彩”,也称“硬彩”,五彩从宋,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宣德时成就突出。至嘉靖,万历时五彩瓷器享誉中外。
单色釉和杂色釉,品种繁多,绚丽灿烂,在中国陶瓷史上大放异彩,与青花彩瓷并重。单色釉主要有:铜红釉,以铜为着色剂的一种高温油。永乐,宣德时烧制的极为成功,故被世人称为“宝石红”,“霁红”等。之后极为少见,且质量大不如前。蓝釉,以钴料为着色剂,入窑一次高温烧成。永乐蓝釉,蓝色纯正,釉面滋润。宣德蓝釉,犹如蓝宝石,故有“宝石蓝”,“霁蓝”等之称。之后,各朝代虽有烧制,但质量明显下降。甜白釉,是永乐时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一种半脱胎的白釉瓷,因其具有甜润的白糖色泽,故而得名。永乐,宣德时达到高潮。以上红,蓝,白单色釉为明代单色釉最名贵的品种。
此外,还有仿哥釉,仿龙泉釉,铁红釉,也称“矾红釉”,黄釉,洒蓝釉,也称“雪花蓝釉”等。杂色釉,是指以多种色釉施于一器的瓷器。兴盛于明嘉靖时期,传世品极少。
明代青花瓷器的一大特点是青花料有很大变化。一般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以永乐、宣德为代表,使用进口苏青料,色浓重、绚丽、鲜艳;中期以成化为代表,使用国产平等青料,色泽谈雅幽静,晚期以嘉靖、万历为代表,使用是回青料、色彩兰中泛紫。除青花外、还有甜白、鲜红、宝石红、孔雀绿、孔雀兰、浅黄等单色釉(也叫一道釉)都很成功。到中期前后,彩瓷有了发展,出现了斗彩、五彩等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的瓷器。
造型——一般都显丰满,浑厚,器型线条柔和,圆润,给人以质朴,庄重之感。
天球瓶是受西亚文化影响极深的一种瓷器造型,创烧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景德镇窑,多见青花。以海水龙纹为贵。永乐朝开始成为观赏式瓶,宣德年间较为流行。瓶形为小口、直颈、丰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因圆球腹硕大,像是从天降下来似的,故名。明代宣德年间天球瓶甚为流行,但未知何故其后却停产,后至清代乾隆年间才重新恢复生产。因此宣德之后至乾隆之前极为少见天球瓶的烧制,“万历款天球瓶”本身就是低级的纰漏。清代雍正、乾隆时热衷于仿古,对于天球瓶也乐于仿烧,特别是乾隆烧制的天球瓶尤多。在拍卖市场上也可发现,大多数天球瓶拍品都为乾隆年间器物。永乐官窑天球瓶非常少见,真品多收藏于故宫(微博)博物院和几所主要博物馆中。不过,市场上也偶有永乐天球瓶出现,纵横陶瓷行业近20年的行家、北京盛世瑰宝艺术品董事长陈连勇曾在2000年的一场巴黎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上亲眼见证了,一件永乐天球瓶以5000万元人民币价格成交。每个朝代的天球瓶器型都有不同的变化,如永乐官窑天球瓶颈短、肚浑圆,而雍正、乾隆时期的天球瓶颈部较长、腹部扁平。这些特征也被作为初学者鉴定的基础标准。“如果一个底款为雍正的天球瓶却与永乐天球瓶的器型一模一样,具备一定常识的新手都能立即将其剔除在真品之外。”收藏瓷器多年的行家赵先生告诉记者。釉彩在不同年代也各有特点。永乐宣德的天球瓶多为青花,其中以海水龙纹为珍贵;到了雍正、乾隆年间,除了传统的青花外,粉彩、五彩、青花釉里红、单色釉等纷纷出现在天球瓶上,连珍稀的斗彩也被应用在其上,天球瓶的烧制由此步入鼎盛时期,呈现百花齐放的异彩。由于受到瓷器收藏者的普遍喜爱,加上存世量相对较小,天球瓶在市场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天球瓶的价格从来就比其他器型高。”陈连勇举例,同是雍正乾隆时期的器物,当普通器型的青花瓶价格为100万元时,天球瓶的价格已可达400万元。近年艺术品市场的价格飞涨,天球瓶的行情也以惊人的涨幅爬坡。譬如上世纪90年代时,香港曾以400万~500万元成交一件雍正乾隆时期的青花天球瓶,至2000年左右时其价格已达1000万元以上;2~3年前再度现身拍卖市场时,已摇身一变价达3000万元左右。
虽然明朝只有宣德时期烧造天球瓶,其他时期都不生产,但到了清朝雍正时期又开始烧制天球瓶,品种更加丰富。雍正时期天球瓶除了器形明显高大以外,最为突出的变化就是颈部明显地变粗变长,球形腹部了不像宣德时期那样浑圆,底部也不再是细砂底,而都施以白釉,款识也全部是“大清雍正年制”6字青花篆书方章款。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变化,是由于雍正时期烧造天球瓶的目的是用于观赏,而是脱离了宣德时期仿造西亚铜器用于盛水的实用性。雍正时期烧制的天球瓶与宣德时期的比较,除了大小和形状的变化外,最主要的变化是品种更加丰富了。雍正时期的青花天球瓶在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品种上增加了青花折枝花卉这一品种,而这一品种又可以细分为腹部折枝花卉和通体折枝花卉两种。
胎体——一般都比清代的厚重,弘治以前注重修胎,接痕不大明显;正德以后及明末各朝接痕特别明显,胎体更为厚重粗糙,民窑器物尤甚。多有“火石红”的现象,俗称“黄溢”。
釉面——最大特点为釉质肥厚,滋润。青花瓷器中,大多皆为青白色,俗称“亮青釉”,贯穿于整个明代的始末。
纹饰——主要有龙,凤,麒麟,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画面豪放而潇洒,笔意酐畅而纯熟,构图疏简而 高古。
器足——大件器物多为砂底,常有塌底,粘砂,跳刀痕。器足形状有直圈足,平削圈足,壁型圈足,高足等众多形状。
款识——明代以前,景德镇瓷器多不署款。永乐以后,开始在官窑器上书写本朝年号款,干支款,图记款等。多以青花书写,兼有暗刻,凸印等。明代瓷器的款识形式一般以书写为主,极少有刻印的。前人总结的明代瓷器款识规律是: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
永乐瓷器的款识为“永乐年制”。这是陶瓷史上第一次烧制的帝王年号款,“永乐年制”四字为篆书,四字双竖行,印、刻写或书写于器里心。青花器为用青花书写;白釉器、青白釉器多为印款;红釉、青釉器多为刻款。永乐年号款无论刻、印、写,“永乐年制”四篆体字的字体均较小。
永乐年号款只有四字篆书一种形式。凡见楷书四字、篆书六字或楷书六字,皆为伪托款。四字篆书款后来也有仿的,但仿品款识的字体笔道多为生硬折角,无柔和圆润之感。
民窑器上的吉祥款仍较多,有福、禄、寿、辰等,字体由洪武时的草书为主,发展到隶、草、行三种写款皆有。另外,永乐朝也有少量的图把款。
宣德的款识不似永乐只在器里心,而是任何部位都在书写。在形式上,宣德款有楷书也有篆书,其中楷书占了绝大部分。字数上,有六字也有四字,以六字为主;有六字双竖行加双圈,也有六字一行(横竖均有)、四字一行横写或双竖行。款识有用毛笔书写的,也有刻写的。
宣德民窑器仍有一些草书或隶书的福、寿字,也是多写于器心。还有写“大明宣德年造”的,而且"德"心上一横省略,十分特别。
此外,从花纹、文字上看,伪制的花纹、文字一般都有不太周到的地方,花纹线条、文字笔划或者残缺,或者粗细不一样。有的赝品图纹甚至于显得僵硬呆滞,一望而知系临摹作品。
成化官窑器年号款以青花楷体六字双竖行“大明成化年制”为主,体式比较统一,款的位置也大多数在器物底部。除六字楷书双行款外,还有少量“大明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但无论官民窑产品,成化真品均无“成化年造”、“成化年制”四字款。
成化官窑器还有一种罐,款字只有一个“天”字,人称天字款罐。这种一个字的官窑器为成化独有,天字也极其有特色,字体极其肥胖
弘治官窑瓷器款识大体同于成化,仍以青花楷书六字双行“大明弘治年制”为主,写于器底。有少量篆书四字双行写款“弘治年制”,多位于器里心。还有少量红彩楷书双行“弘治年制”款及刻款。
弘治民窑器的款也较多,但较简单,有“福”、“正”、“壬子年造”等楷款。
正德官窑年号款以青花楷书六字双行“大明正德年制”和四字双行“正德年制”为主,其中以后者居多。款字的清花色泽有浓有淡,色淡者显得灰暗。另有红彩书写的楷书双行“正德年制”款,色泽深者黑红,浅者十分艳丽。此时的花盆、炉、洗等彩瓷,多为楷书四字一行刻款,位于器口沿下,也有刻于器底者。
民窑器上年号款为“正德年造”、“大明年造”及“天下太平”、“长命富贵”、“富贵佳器”等吉祥款。
嘉靖官窑年号款全为楷体,有四字双行和六字双行,以六字双行“大明嘉靖年制”为主。也有六字一横行、六字环行、四字 钱文十字排列的。款识位置主要位于器底,也有写于器口沿下边的,还有写于器物肩部的。除写款外,也有少量刻款。
民窑器上的赞颂款、吉祥款较前朝兴盛,且开始出现堂名款,如“滋树堂”、“松柏草堂”、“郭仁堂”等等。
万历款识以书写六字双行“大明万历年制”为主,也有六字一行或三行的,还有四字双行、四字环行、四字钱文十字排列的。款的书写位置也很不固定,多数在器底,也有在器里心凹处的、肩部的、口边的等。
万历各类民窑款大为增多,斋堂款如“玄阴堂”、“芝兰斋”等;吉祥款如“万福攸同”、“德化长春”、“福寿康宁”等;赞颂吉祥款如“玉堂佳器”、“天禄器”、“天禄佳器”、“上品佳器”等。
明末天启、崇侦年间,署本朝年号款的官窑器少,但署前朝年号款的却较多。不过,这些署前朝年号款的瓷器多为民窑粗制滥造,款识字体十分草率,排列杂乱。
明代瓷器纹饰装饰主要以绘画为主,也有刻花、划花、印花、镂雕等方法。从绘画风格上看,无论人物、花鸟、飞禽走兽都极为生动豪放、富于画意,线条舒展流畅;加之釉色纯朴浑厚、丰富多彩,就更增加了画面的美感。官窑瓷器的纹饰比较工整、细致,民窑器物的纹饰笔法潇洒、自由奔放,生动地表现了对现实美好生活的愿望。
画面题材很丰富,人物、花鸟、飞禽走兽无所不有,有些画面取材于锦缎上的纹饰,或受小说木刻插图的影响,或取材于戏剧、民间故事传说等。有些内容尤其是在官窑器物上,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思想意识,有些则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明代所画的人物比较挺拔,小孩儿头比较肥大,不合比例,前额及后脑凸出,明代早期龙鳞画得草率,龙爪画得比清代简单。此时八宝纹的排列多为轮、螺、伞、盖、花、鱼、罐、肠。后仿品有时忽略此点,在鉴定时应注意观察。以文字作为装饰内容的有梵文、阿拉伯文、寿字、福字等。
1)
明弘治长命富贵款笔洗
2)
明弘治金玉满堂款麒麟盘
3)
明朝中期葵口青花盘
永乐青花
永乐时期的釉面以肥厚、细腻、光滑、莹润、平净为主要特征,绝无橘皮釉纹,以脱胎器名传于世。就青花瓷器的釉面而论,永乐瓷器的釉面青白程度较元代有所减弱,釉面青白为整个明代传统烧造方法所致,因釉料中掺有草木灰,并用木柴烧,所以会产生这种效果。现代瓷器的釉面成分及烧造工艺都与明代不同,因此釉面无此青白色。
永乐的纹饰疏朗秀丽、笔意自然。图画花纹多为双钩填色,绘笔用小笔触,往往出现深浅不一的颜色。圆器内外加花,并广泛采用器心绘画的装饰手法。青花纹饰的线条中常有钴铁的结晶斑,这是由于钴料研磨不细所致。器物上构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其纹饰无论是粗笔写意还是细笔描摹,均给人以清秀之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永乐的胎体比较轻薄,修胎工整,器物腹部的胎体接痕处不明显。
|
|
永乐青花小罐,如图所示:釉面青白,釉面以细腻、光滑、莹润、平净为主要特征,绝无橘皮釉纹;纹饰疏朗秀丽、笔意自然,以清秀之感;著名的永乐细砂底器,露胎处可见金属自然氧化形成的火石红色特征。此罐小巧玲珑,画笔洒脱,花卉风格独特;应为宫廷书房水丞之器;非常罕见。 |
|
|
|
和元青花器相比,永乐、宣德青花器的胎体厚重的甚少,胎色白,烧结程度较元青花好,一般为正烧到微生烧。永乐青花大盘器底无釉露胎,宣德青花大盘底部大多有釉有款,有时在器底足部釉与胎交界处出现一条红棕色线,这是由于铁质和可溶性盐类在干燥时于该处富集,并在烧窑结束后的冷却过程中由于二次氧化所致。
传世的永乐、宣德官窑青花器都采用苏麻离青,色调浓艳,有黑斑,部分黑斑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在线条上常有许多点点黑斑,色调较深的线条更为明显。釉色白中略带青,釉中气泡多,青花处气泡更多,黑斑处气泡大而多,很多已破裂,未能填平,呈下凹状。底足转角处无积釉。传世的永乐、宣德育花器中,有相当一部分色调浓艳但无黑斑,可能是国产料,也可能是苏麻离青,待将来进行化学分析后才能得到可靠结果。景德镇御窑厂附近出土的大量宣德青花器碎片,色调浓艳,也有黑斑,但黑斑没有金属光泽,属高锰低铁型,有人认为所用青料可能就是江西乐平的无名异。
用进口青料绘制的青花,包括唐青花、元青花以及永乐宣德时期的浓艳型青花画面上,常有很多随机分布的黑点存在,黑点的尺寸大多在1mm以下,在线条上特别明显,同一线条上可以见到许多大小不等的黑斑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明代中期以前的进口青料研磨得不够细,其中有较多粗颗粒存在之故。明代中期以后对青花色料的加工特别注意,就不再出现这种现象。
青花料中的钴、铁、锰都是着色元素,青花的色调实际上是这三种元素的共同着色。其中钴的着色能力最强,只要引入0.1%,就能使釉着成蓝色,烧成气氛对它的影响较小。铁的着色能力中等,受气氛影响较大。某些进口青料含铁较多,对青花色调有较大影响,有时还会形成黑斑和黑点。锰的着色能力较弱,在还原气氛中被还原成Mn2+,在硅酸盐釉中基本无色,但在冷却过程中会受到二次氧化而成Mn3+或
Mn4+,使青花的色调青中略带淡紫红色。国产钴土矿锰含量很高,对釉色的影响较为明显。
青花的色调同色料的化学组成密切有关。不同产地和不同加工方法得到的色料,其化学组成相差很大,从而对青花的色调产生较大影响。除此以外,下列一些工艺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1)青花料中釉灰的用量──青花料中必须要配入一定量的釉灰才能使用。釉灰用量的多少对釉色有较大影响;(2)青花料的细度──清代青花料有专职研磨工在乳钵中磨细,一钵粗料有时要研磨一个多月才能使用,越细发色越好。明代中期以前浓艳型青花的画面上存在的大量黑点,可能是色料研磨得不够细造成的;(3)青花料的浓度──画师们在作画前,要根据画面要求,将青料用水或油调到适当浓度。如果色料很浓,烧成后的青花呈深蓝色;如果色料很淡,则呈淡蓝色;(4)运笔速度与方式──作画时运笔慢,色料厚,釉色就深;反之釉色就淡。运笔停留处的色料特别厚,往往形成黑斑;
(5)烧成温度和气氛──实验证明,在1250?烧成时,青花呈蓝到深蓝色。如烧成温度提高到1350?,则呈蓝黑色。气氛对青花本身和釉的色调都有一定影响。
青花如果不罩透明釉,烧成后会氧化成黑色的氧化钴。如果罩上透明釉,烧成时氧化钴溶于釉中,以离子形式将釉着成蓝色。
一般认为,用苏麻离青绘制的青花都具有色调浓艳且有黑斑等特征,而那些色调不太浓艳又无黑斑则是国产料或混合料。这种论点不一定正确,因为实践经验表明,青花色调的浓淡不仅与色料的产地和化学组成有关,而且也与色料的浓度有关,所以某些钴含量较高、色料浓度较大的国产料也会出现色调浓艳的特征。至于黑斑的形成,过去都认为主要是由于局部地区铁的富集和析晶所致,1998年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表明,国产料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产生黑斑,那是由于锰的局部富集,使固溶了Fe、Co离子的锰的氧化物晶体(MnO秸Co2O3)大量析出所致。不过苏麻离青形成的黑斑,大都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而国产料形成的黑斑则没有这种现象。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区分。再说用苏麻离青进行绘画时,如果色料比较淡,那也不一定会形成黑斑。所以仅仅根据青花色调的浓淡和黑斑的存在与否很难区分苏麻离青和国产料。比较可靠的区别办法是用电子探针测定黑斑中的锰钴比,如果锰钴比很低,那很可能就是苏麻离青;如果锰钴比很高,那就是国产料。
一股说来,在青花色料浓厚处都会出现黑斑,那是由于铁或锰的局部富集所造成的。锰造成的黑斑没有银白色金属光泽;铁造成的黑斑有的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有的则没有,这主要取决于黑斑处的氧化铁在冷却时的析晶情况。如果析出的晶体比较大,而且晶面大多平行于釉面,那金属光泽就较为明显,否则就不明显。
明代是中国青花瓷器生产的黄金时期,而宣德朝则是明代青花瓷制作的顶峰阶段。
宣德青花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明、清以来的文献在谈论历代官窑时,都以为宣德瓷器为明官窑之冠。
宣德青花
用三种色料;1.进口苏泥勃青料,2.国产料,
3.进口和国产混合料。青花自然晕散,形成浓重的凝聚结晶斑,深入胎骨。配合豪放而气韵生动的画法,宣德青花可谓历代青花之冠。大家对进口苏泥勃青料相对熟悉,对国产料和进口和国产混合料就相对生疏。苏麻离青这种进口青料,含铁量特别高,含锰量低,故称“高铁低锰”料。苏麻离青发色深沉浓艳,在炉火气氛好的情况下能烧出宝石般的色泽;色料凝聚厚处会形成黑褐色的结晶斑点,在一定光线下有锡光色,用手抚摸釉面凹凸不平,正常发色都多少有晕散现象,窑温过高时这一现象更加明显。进口和国产两种色料混合使用时,发色明快,呈色浓重与淡雅相间,具备两种钴料的特点。笔者发现宣德青花在烧造比较重要或大型器物时运用混合料较多。这一点在各大博物馆馆藏品中统计就会发现。
若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釉面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气泡,大小不等,如夜空繁星,因此,有人称其为"唾沫液",现在仿制的瓷器,一般情况气泡大小一致。宣德朝无论什么品种的瓷器,几乎都是这种釉面。另外宣德青花采用小笔渲染填色,由于笔小蘸料有限,需不断重新蘸料绘画,这样就使得纹饰留下许多深浅浓淡的笔触痕。绘画恢宏壮阔,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宣德青花主要纹样是缠枝和折枝花卉,有缠枝牡丹、缠枝莲花、缠枝菊花、缠枝灵芝、、松竹悔、宝相花、栀子、灵芝、束莲、山茶、枇杷、萱草、莲荷水藻、竹石芭蕉等。动物纹样也很丰富,云龙、团龙、团凤、龙凤,还有鱼藻纹、飞象纹、麟麟纹、海兽波涛纹、狮球纹、枇杷绶带鸟纹等。另外庭园小景、莲托八宝梵文、藏文等。
宣德瓷器胎土选用麻仓土,细密坚致,很多露胎有火石红现象,这种胎土明代已用尽。由于宣德青花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仿品泛滥,所以鉴赏还需综合判断,切不可以一点套全部,这样才是正确的鉴赏观。
明初永宣瓷器中的青料晕散和下凹斑痕等特有现象,后代仿品都不能准确再现,清雍正仿永宣器,常用复笔加重点染青花来刻意仿较宣青的效果,但因钴料不同,就无法克服色彩漂浮的弊病。
成化斗彩
文饰中“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画人物衣纹不加渲染,表里不分,如着单衣。这些微妙的时代特点,往往为后世仿造者所忽略。至于施彩工艺的演变,如成化斗彩中独具的姹紫色和不施黑彩(用黑彩勾勒轮廓线最早不应早于正德);明代及清初红彩均为深枣皮红色;明代绿彩多显黄绿色;粉彩是于康熙中晚期才出现的;此类知识必须具备。另外,纹饰图案所表现的画风和笔法,也特别值得注意。如后仿清前期珐琅彩、粉彩、五彩、斗彩等器物,运笔常显拘谨、幼稚、生疏、滞断,或图案层次不清,无生动感还有的纹饰过于细腻,亦足以引起我们的怀疑。
胎釉方面,胎为骨,釉为衣。鉴别胎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入手,注意胎土淘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因时代淘炼方法有别,明代以前较之清代、民国,胎土中含金属杂质为多。如著名的永宣细砂底器,露胎处可见金属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点或火石红色;而后仿清代、民国胎体,却均因淘炼过细,没有这种氧化斑,成为赝品致命的破绽。另外明代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明成化胎体透光显牙白和粉白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显青白色。清康熙瓷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为清末初仿品所不能及;而很多日本仿中国明清瓷器,其胎质烧结瓷化的程度又过高,以指轻扣,发声清越,就仿品之逼肖而言,亦成缺陷。至于鉴别釉面,主要应注意观察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釉层的厚薄,以及气泡的大小和疏密程度。例如明代瓷器釉面都闪现不同程度的青白色,器足釉面与器身釉面多不一致;明早期釉面常有无色的自然开片及缩釉现象;明代宣德的桔皮釉,与清雍正和晚清、民国时期后仿器的小波浪纹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清康熙瓷器釉面具有紧密感,出现硬亮青釉,浆白釉,并有破泡现象。种种,各自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对于识破伪品最具说服力。另从釉面的新旧光泽看,很多仿作者故弄玄虚,将仿品釉面作旧:土埋,打磨,药滑,茶煮,浆沱,甚至稍加损破,以示出土状。然后这些不自然的作旧光泽,决无古瓷那种年深日久、自然形成的“酥光”现象。
胎釉方面,胎为骨,釉为衣。鉴别胎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入手,注意胎土淘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因时代淘炼方法有别,明代以前较之清代、民国,胎土中含金属杂质为多。如著名的永宣细砂底器,露胎处可见金属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点或火石红色;而后仿清代、民国胎体,却均因淘炼过细,没有这种氧化斑,成为赝品致命的破绽。另外明代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色;明成化胎体透光显牙白和粉白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显青白色。清康熙瓷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为清末初仿品所不能及;而很多日本仿中国明清瓷器,其胎质烧结瓷化的程度又过高,以指轻扣,发声清越,就仿品之逼肖而言,亦成缺陷。至于鉴别釉面,主要应注意观察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釉层的厚薄,以及气泡的大小和疏密程度。例如明代瓷器釉面都闪现不同程度的青白色,器足釉面与器身釉面多不一致;明早期釉面常有无色的自然开片及缩釉现象;明代宣德的桔皮釉,与清雍正和晚清、民国时期后仿器的小波浪纹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清康熙瓷器釉面具有紧密感,出现硬亮青釉,浆白釉,并有破泡现象。种种,各自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对于识破伪品最具说服力。另从釉面的新旧光泽看,很多仿作者故弄玄虚,将仿品釉面作旧:土埋,打磨,药滑,茶煮,浆沱,甚至稍加损破,以示出土状。然后这些不自然的作旧光泽,决无古瓷那种年深日久、自然形成的“酥光”现象。
宣德款识:
宣德年款遍器身,楷刻阴篆暗阳阴。
横竖花四双单圆;晋唐小楷最出群。
以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为常见,。“德”字沿袭汉碑中的古体,字的右半边“心”上没有一横,而且双人旁的两撇,斜度较大。款识料色浓淡不匀,刚朴肃穆,富有永乐官窑四字篆体款的遗韵。宣德款,落款位置变化多,或底足,或器内心,或口沿,或肩部,正如孙瀛洲先生所说:“宣德款识遍器身”。多为双行竖排,外围双圈。双圈是用毛笔借助旋转陶车在圈足上写就,显得工整规矩,但圈线的色料浓淡不一,圈线的粗细也不一致。如果落款位置在器壁上,则多采用单行横排,外面不加圈栏。宣德官窑款,一般用进口的苏泥勃青料,或在进口料中适当掺入一些国产青料写就。呈色多为浓重的纯蓝,深邃处有铁的结晶斑,但款铭色泽浓淡不一,并同覆盖款铭的透明白釉紧密结合,使得笔划的四周,好像蒙上了一层白雾。用八倍以上的放大镜在强光下审视,款色多雾暗而下沉,器身和口内、足内釉薄处,闪有明显的牙黄色;浓釉处微闪淡青色。宣德宫窑器载款的器底釉面,白中闪青,晶莹滋润,并有橘皮纹。
宣德款的常见笔迹特征
字体写法不一,风格多变
宣德官窑楷书年款中,有一种风格尤其突出,其笔法工整、清秀、刚劲,自然大方,以前人们多认为这是仿晋唐小楷的笔法,近年有人提出宣德官窑年款的蓝本,出自当时功力深厚的大书法家沈度之手。沈度以长于"台阁体”书法而深受明成祖朱棣的赏识,名重一时。"台阁体”结构以方正为主,笔道粗细一致,各部停匀,属于楷体,适合皇家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标准。书写一笔不苟,法度谨严,点画巧妙,转折分明,提按清楚,运笔便捷利落而沉实;线条轻重,粗细有变化,其收笔、落笔、撇捺、转折勾挑处,既有法度,又不刻意做作,字中牵丝搭笔,显得十分自然。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景德镇御窑厂临摹当时官方常用"台阁体”书写宣德款绝非一人。因此造成宣德官窑瓷器上年款字体的写法不一。
以"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为例,常见"大”字的撇画,下分割第一笔横划,有右边长的,也有左边长的,也有左、右相等的,且这一横还有长短之分的。但,由横划左侧三分之一处分割为常见,并且上方出头适中,过长者为清代仿笔特征。
"明”字的日部常低与月部,日与月的最下一横笔,其左右高低、倚斜之势基本保持一致,在一个基准线,而月部却绝无长勾现象。
"宣”字第一笔向右点,往往与第三笔横勾连接。第三笔横勾左高右低,带动整体横划有倚斜之势。
篆书"德”字心上有一横,而楷书"德”字心上无一横。"德”字双人旁与左边有支离不合之貌,"德”字"心”中三点在一个基本平直面上,最后一点无拖拉。
"年”字虽然有五种不同的写法,但第四笔用向右平斜点代替短竖,少有右短竖为常见特征。本朝款不见第四笔左斜是宣德款的重要特征。第五笔左高右低,倚斜之势能收得住,笔不下塌。最后一笔直画下端常见顿笔收尾色浓,极少见尖锐之锋。
"制”字下"衣”一点或有或无,有"衣”款将点和第三笔的撇一笔连成。"衣”字提笔和撇笔书写无连接,"衣”字提笔与捺笔分笔书写常不在一个对应线上。
宣德"年款”特征:
成化款识:
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到腰。
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不越刀。
明字月尖日肥胖,成字一点头肩腰。
成化“天”字歌诀:
天字无栏确为官,字沉云濛浅褐边。
康雍仿造虽技巧,一长两短里俱干。
正德款识:
大字横短头非高,明字日月平微腰。
正字底丰三横平,德字心宽十字小。
年字横划上最短,制字衣横少越刀。
成化中后期:平等青。色料淘炼精细,含杂质较少,发色柔和淡雅,蓝中闪灰,呈色非常稳定、平静,颇有水黑画风格,与洁白温润的胎釉和纤细的纹饰相衬,分外脱俗。但往往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得最为突出。成化青花线条纤细,多用双勾线条勾勒图案,然后在图案内进行渲染,双勾线用浓笔,渲染用淡笔,因而其烧成作品呈色大多浅淡雅致。
成化时期,已使用了“平等青”,不再使用“苏麻离青”。“平等青”是国产料,但名称的来历不详。有人认为它跟宗教有关,它也叫“坡塘青”,地名就在江西省。因为平等青是一种颜色很淡的青,所以它很适合于画那种疏淡的花草,画的就比较柔弱。
回青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石子青混合使用。据历史文献记载:“回青淳,则色散而不收,石青多,则色沉而不亮。每两加石青一钱为之上青,四六分加,谓之中青,十分之一,谓之混水中青用以设色(绘轮廓线),则笔路分明,上青用以混水(渲染轮廓内部)则颜色明亮”。回青的化学组成特点是低锰、低铁、低铝,在烧成时形成高温粘度比较低的玻璃相,容易流散,因此不能单调使用。国产钴土矿的化学组成特点是高锰、中铁,高铝,正好和回青相反。两者混合使用,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明代晚期,青花发色用料是国产石子青,坡塘青,回青。青花用料的提炼方法,由传统的水洗提炼发,改变为用火锻烧法。青花发色用料的石子青,坡塘青是高锰低铁料,青花发色带灰,紫色。
元明青花瓷
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产于唐代,到宋代有一些比较成熟,元代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已销往世界各地,质地优良,影响很大,以神速的发展很快就取代了青瓷的地位,到明代才为大众所使用,明代青花瓷分两种,一种是官窑青花瓷,一种是民窑青花瓷(包括官搭民烧),官窑瓷器工整精细,民窑瓷粗诳豪放,明代青花主要分为三个时期,洪武、宣德为早期(1368-1435年),正统正德为中期(1436-1521年),嘉靖、崇祯为晚期(1525-1643年),(其中包括南明时期、弘光、隆武、永历、昭武、洪化,到1682康熙20年明朝在彻底灭亡)。明代早、中、晚青花瓷色彩鲜丽宜人,永无褪色,纹饰采用传统国画技法描绘。深受各阶层人士喜爱,由于不同时期的青花瓷有不同的呈色与纹饰特点,青料与胎釉的结合情况随工艺的改变,而出现了一喜差异,这些差异却为瓷器断代留下发生变化,所有青料釉料的配制工艺以及施釉、烧窑等方法的变化,有不少变化因年久失传,已不能再现当时的生产工艺,因此无法仿制出与古代一样的青花瓷来。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复制出与古代青花瓷有同样特点的产品来。因此,海内外的同道都很注意研究历代青花瓷的特点,大力收集历朝青花瓷片,将年代可靠的青花瓷片看作鉴定瓷器的标准器,其原因就在于此。要想学会青花瓷收藏,就必须学好明清两代的青花特点,什么年代的青花是什么特点,民窑有那些指标,官窑又有那些纹饰和釉水器型特点,官窑青花固然精美毕竟太少,有些所谓(官窑)器,其实不过是民窑的精品,只有熟悉了民窑青花才能更加认识官窑器,民窑青花中有很多精品,只有熟悉了民窑青花才能更加认识官窑器,民窑青花中有很多精品,特别是明代时民窑青花瓷中有意境深远的大写意风格作品,晚期民窑中的竟品,因为在当时官窑工有一部分人员已到民窑烧制瓷品,把官窑的工艺带进了民窑,这时期的瓷器和前期的民窑瓷明显不同。必须从胎体、胎质、釉色、器型、纹饰、钴料、窑口、工艺技术各方面综合鉴赏。
明洪武
执壶、大墩式碗、高足碗
因采用国产料,含铁量较低,含锰量较高,所以青花呈色大多偏淡偏灰,不如元青花那样浓翠
明永乐
压手杯、八角烛台、扁腹绥带葫芦瓶、天球瓶、菱口洗
因采用引进的苏麻离青料,含铁量高,青花呈色鲜艳如宝石蓝,浓艳处会出现黑斑,有晕散现象
明宣德
梅瓶、扁腹绥带葫芦瓶、贯耳瓶、花浇、无档尊、八方烛台、官碗、茶盏
青花料有三种,采用苏麻离青的沉色深沉,有晕散和黑斑现象,采用国产料的呈色清淡,蓝色不稳定,有流散走釉现象,采用苏麻离青与国产料相结合的呈色浓淡相间,突现了纹饰的层次感
明成化
梅瓶、莲瓣口瓶、梨壶、诸葛碗、高足碗、铃式碗、撇口腕
少数用苏麻离青的呈色浓暗有黑斑,绝大多数采用了国产平等青,呈色灰蓝淡雅
明正德
象耳瓶、带座瓶、瓜棱瓶、长颈瓶、蒜头瓶、持壶、花觚、山形笔架
早期使用平等青,青花色灰调、呈色清丽雅致,晚期采用回青料,青花色调蓝色浓翠而略泛紫
明嘉靖
玉壶春瓶、葫芦瓶、出戟花觚、军持、双耳杯、瓷板、瓷塑
采用回青料,青花呈色浓艳泛紫,艳丽
明万历
蟋蟀罐、活环耳瓶、蒜头瓶、绣墩、插屏、盒、灵芝洗、瓷塑
早期青花色泽蓝中泛紫,浓重艳丽,中期蓝中闪灰,呈色浅淡,晚期呈色灰暗,多有晕散
明天启
双耳龙瓶、葫芦瓶、出戟耳瓶、瓜棱罐、四方倭角盘、花口盘
青花色泽一般泛灰黑色调,也有呈色浅淡和呈色不稳定,有晕散的
明崇祯
筒瓶、莲子罐、花口盘
青花呈色灰暗并有晕散,也有呈色稳定,青花呈灰蓝或蓝黑色的
============================================================
洪武时期瓷器的鉴定
1、元明两代瓷器的砂底,露胎处均可见星点装或大片火石红斑。这种火石红斑,自元代开始出现,经明代,沿续到清代乾隆以后才完全消失。
2、釉面多为青白色,色泽清雅、柔和悦目。
3、所绘龙纹,不如元代凶猛,多为五爪龙。元代所绘的折枝或缠枝莲叶纹的叶形较大,为大花、大叶,到洪武时则明显缩小。
4、瓷器底足中心乳钉状突起,是元代器足遗传。
5、明代早期纹饰,大多简练娴熟,豪放生动。官窑器的纹饰精细秀丽,或多或少流露出元代风格。
永乐时期瓷器的鉴定
1、在我国的陶瓷工艺史上,此时的鲜红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独树一帜,占有特殊地位,成为明清两代的典型。
2、永乐瓷器的造型清芳、圆润、灵巧。
3、永乐时胎土淘炼精细,胎体轻重适度,尤其以白砂底之细腻而著称。
4、釉面肥厚,莹润平净,无桔皮纹。臼釉器的口、底、边角与釉薄处多归白色或黄色。
5、青花器造型工整精致色调凝重古雅,绚丽鲜艳,体态优美俊秀,用进口“苏泥勃青料”,烧造时有自然的晕散,形成浓重凝聚的结晶斑点,呈凸凹不平状。
6、圆器中的口沿,以手试之有锋利感。而后仿的口沿多圆润,不见棱角。这种器口特点,是我们断定年代初区分真伪的主要依据之一。
7、琢器胎体接痕微露,不及元代与明初时期明显。
8、常见器足有:里直外收式圈足、齐平式圈足、高深外撇式圈足,圈足露胎处多泛火石红斑。盘碗类,器心多
微下凹,器底外凸,呈塌底状。
9、永乐时,开始书写帝王年号款,均为四字篆书。
宣德时期瓷器鉴定
1、永乐为明代瓷器的开创和发展时期,而宣德则为鼎盛时期。陶瓷界有青花首推宣德的说法。宣德青花以其胎土精细,釉汁均净,造型工整,凝重浑厚,胎质细腻,多细砂底,器形多样,青花浓艳,纹样优美而久负盛名。琢器接口少见,胎体比永乐时厚重、坚致。
2、釉面特点为桔皮纹。青花器釉面,呈亮青,前期与后期釉面稍白,中期为青白色,釉面均很细润。
3、青花用三种色料;①进口苏泥勃青料,②国产料,
③进口和国产混合料。青花自然晕散,形成浓重的凝聚结晶斑,深入胎骨。宣德青花可谓青花之冠。
4、矶红彩始于宣德,瓷釉为宣德创新品种之一,仿哥釉也是从宣德时开始的,黄釉是宣德时烧制成功的,青金兰釉又称“雪花兰”或“洒兰”,为宣德时景德镇能工巧匠又一杰作。
5、纹饰一改永乐时的纤细风格,显得粗重豪放,笔法苍劲。尤以龙纹狰狞凶猛之状,可为明、清两代之最。
6、宣德瓷器署有年款的,较永乐时显著增多。一般为六字楷书款,亦有四字的,书写部位不定,全身均可书写,亦采用篆书。曾有宣德款识“满器身”的说法。
7、彩瓷楷书写“德”字无“心”上一横,篆书写“德”字,“心”上都有一横。
8、器足、琢器多细砂底,无釉、无旋痕,泛有火石红斑。盘心微有下凹。雍正仿斜坡盘底,于足脊处滚圆如“泥锹背”状。
成化时期瓷器的鉴定
1、成化时期瓷器造型庄重圆润,玲珑俊秀,小件居多,俗称“成化无大器”,但也不是绝对的。
2、胎质纯洁细润,胎体轻薄,迎光透视呈牙白色或肉红色,如脂似乳,莹润光洁。釉质肥厚,光洁晶亮,胎精釉亦精,高穆深雅,同臻其妙。
3、成化青花瓷器,以淡雅、沉静的色调行于天下。但往往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的最为突出。青花色调浓重者,相近于宣德晚期,并和多数浅淡色调,同时并存。
4、斗彩为成化创新品种。
5、纹饰线条纤细,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淡。只用平涂,只分浓谈而不分阴阳,无渲染烘托。绘人物衣着,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作衬托,故有成窑“一件衣”的说法。成化青花以淡雅著称,用“平等青料”取代“苏泥勃青料”呈色稳定,发色兰中闪灰青,成化青花与弘治青花相类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说法。
6、成化瓷器釉面,以细润见著,俗谓“明看成化,清看雍正”。
7、成化器足,凡饰有青花双边线很规矩,紧靠圈足底部,而靠近足跟无釉处,那条圈线,颜色较深重,上面一条则显清谈。可用这一点来做鉴定参考依据。
8、款识字体,挺拔有力,如同出自一人之手。一般为“大明成化年制”,“大”字尖圆头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制”字上大下小,“衣”字一横不越刀。
弘治时期瓷器的鉴定
1、胎质与成化时相同,修胎规整纤巧。
2、釉面肥腴滋润,洁白光亮(白色居多,也有的白中闪灰色)。
3、纹饰线条纤细、舒展,比成化时更为柔和透逸。
4、盘有塌底现象。由于器底整个收缩下凹,使器里圈足承托处微显凸露。
5、圈足处理光滑圆润,足墙比成化时略矮,内墙直立,深浅不一。官窑盘碗之类和成化时基本一样,亦有“器足双边线”的特征。
6、器足底釉面色调,由初期的白色逐渐转变为灰色,后期则为“亮青釉”。
7、款识虽沿用旧制,但字体趋于清秀,笔划纤细柔和。以楷书为主,字体小而规整。有四字或六字两行竖写款。
正德时期瓷器鉴定
1、正德时期,大器日益增多,修胎欠佳,接痕明显。
2、此时正处于大明瓷由细致、薄胎向粗糙、厚重过渡的阶段,因而粗细兼有。
3、釉面有白中闪青的特点。
4、图案纹饰中,多有表现回教、道教色彩的装饰。青花器的绘画,除沿用一笔勾勒点划外,兼用双线勾勒、填色平涂法。民窑器物,大多粗率豪放。
5、器足露胎处一般修切平齐,也有滚圆状出现。较浅的器足多向里收敛,有跳刀旋痕和塌底现象。有的足心似乳状突起,与明初的肚脐状底足相似,民窑也是如此。
6、器底釉面,有典型的青白色和亮青色特征。
7、正德以四字或六字楷书为主,其中以四字居多。亦有用回文、巴思八文和红彩梵文书写的款识。其特征是:“大”字横短头非高,“明”字日月平微腰,“正”字笔锋
三横平,“德”字,心宽十字小,“年”字横划上最短,“制”字衣横少越刀。
(特点:造型中最具时代特征的“正德碗”:其特征是口微外撇,从口沿至足渐收敛,碗壁弧度大而深,圈足,又名"宫碗、"宫式碗"。正德“孔雀绿”釉以铜为着色剂的一种色釉,釉面宛如孔雀羽毛色那样艳丽。早在汉代已出现过釉面光亮的低温铅绿釉,明代正德时期发展到了历史的高峰。它的色调翠绿、鲜艳。清《南窑笔记》称之为“法蓝、法翠”(即孔雀蓝、孔雀绿)。明代孔雀绿釉的传世品少,均为精品,器物釉面晶莹夺目,造型古朴,并附有釉下装饰,是有名的色釉瓷器品种。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正德孔雀绿釉鱼藻纹盘,是在生坯上用青花色料绘鱼藻纹,然后罩绿釉经低温烧制而成。该盘呈现出鱼在碧绿的湖泊中悠然自得之态,是一件艺术价值很高的作品。此外,正德孔雀绿釉还有刻鱼藻纹大碗、刻莲瓣纹碗等,其他时代均少见。)
嘉靖、隆庆时期瓷器的鉴定
1、嘉靖胎质不及前朝,器型多种多样,有方形、棱形的造型。
2、琢器胎体厚重,接痕显露。圆器多有随底心下凹和塌陷。
3、一般器物釉面粗糙不平,官窑及民窑小件器物则细润肥厚。往往见釉下的青花轮廊线有模糊不清及晕散的现象。
4、青花用回青料,有时加入石青,其色调呈特殊的紫兰,青金兰色,同时也有发浅淡黑灰色。
5、青花及白釉器物,常于口部涂刷酱黄釉,形成黄口之特征。
6、纹饰线条虽纤细清丽,画风多写意却显得粗率,
画面多见道教色彩及吉祥祈福内容。
7、器底施釉,多为亮青釉。
8、圆器圈足多向内收敛,甚至有的可用手指挂起来。玲珑薄胎器皿一般为滚圆矮浅窄小的圆足。
9、款识字体,笔划较粗,均为楷书体。一般多于底足书写六字双行、带有双圈。“大”字的一抛一捺较平,“靖”字立部往上,“年”字一抛挨上点,“制”字衣横少越刀。
10、隆庆时青花色调兰中泛紫,浓重艳丽。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青花中,以隆庆时青花呈色最佳。这点可作鉴定判别隆庆青花器的主要依据。
11、款识多写“大明隆庆年造”,极少写“制”字。隆庆时器物传世不多。
万历时期资器的鉴定
1、万历瓷器,一般质地粗松,胎体厚重,器身多变形不规。
2、青花色调,早中期呈兰中泛紫,晚期为灰暗晕散,并开始采用浅描手法。
3、装饰工艺技法,有楼雕、楼空、开光、暗刻等,青花中出现类似铁线描的绘画。此时绘画风格,繁缚麻密,幼稚滞拙,具有粗矿的民间艺术色彩。晚期画面不考究,布局繁乱,比例失当。
4、大器多粗砂底,也有个别平底或浅宽圈足,底部落款处常略微凹陷,并于中心施釉如脐。盘碗之类,足径较阔,底部多施釉,无釉的砂底,可见明显的放射状跳刀痕与火石红色,官窑圈足多处理为滚圃,民窑则多斜削,并出现了通常认为是康熙时才有的那种斜削式拱壁底。
5、青花瓷器釉色:早期浑重艳丽,兰中泛紫。中期兰中闪灰,发色渐浅。晚期兰色灰暗,多有晕散。
天启、崇祯时期资器的鉴定
1、器型大多不规整。此时出现了日本风格的造型。崇祯时,器型不规正的现象较天启时更为突出,一般器物,胎体厚重,修胎粗糙,底足常常有旋削刀痕和重刮削痕,并且多有粘砂。
2、胎质粗糙为多,淘炼不精。但小件器物仍很精细,
并有万历遗风。
3、釉面亮青程度明显减弱,施釉稀薄。崇祯时,器口普遍施加黄色酱釉。
4、青花有四种不同色调,其中晕散和黑灰的与那种纤细轻淡的色调相差悬殊。崇祯时,青花色调的晕散和走釉现象比天启时更甚。常使纹饰模糊不清,也有较鲜亮明快或类似天启时谈描色泽。
5、纹饰中多反映出日本风格,如扇面纹、皮球花纹等。另外,明末清初时盛行的题诗联句风气,在此时亦有表现。此时流行的豪放夸张的减笔写意画,与万历那种密麻零乱的纹饰构图,形成鲜明对比。
6、器足可见里收向心式的刮削痕和放射状跳刀痕。也有的器足留有类似明初器底的小乳头,此时底足不施釉的较多,但沾有砂粒。多为细润白砂底足,足边修切圆滑齐整,胎体裸露部分较多。形成了明末清初独特的器足特征,并为断代提供了依据。
7、天启器物款识少。一般写于器底。格式为“大明天启年制”。崇祯时,从款识上看,有书官窑款识的,也有以隶书写干支纪年款的,此外,还多见随意乱写的“宣德”、
“成化”、“嘉靖”等伪托前朝的年款。
|